第281期 深層海水技術及產業資訊數位互動加值平台電子報
「深層海水跨域加值技術交流會登場 共創藍金新契機鏈結永續未來」 [產業新聞]
由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主辦、集結產官學研跨界力量的「2025深層海水跨域加值技術交流會」,10月22日於台北盛大舉行。會議聚焦「生醫原料應用」、「智慧養殖系統」與「健康療癒鏈結」三大主軸,吸引相關技術專家、企業領袖與學研機構等近百位貴賓齊聚,以「鏈結共創、躍升啟航」為目標,研討深層海水產業持續深化跨域合作,鏈結全球應用能量的方案,努力邁向永續價值與國際競爭力的藍金新契機。
石資中心董事長魏雅庵表示,面對全球淨零轉型與區域產業升級的挑戰,深層海水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推動藍色經濟的重要介質,希望透過場域整合與技術模組輸出,建立可複製、可擴散的藍金產業典範,持續帶動地方產業創新升級。也特別感謝經濟部技術司科技專案資源的挹注,使深層海水應用研發與產業推廣能持續深化與擴展。
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冉繁華表示,深層海水是大自然的珍貴恩賜,融合礦物原料、生醫應用、養殖模式與觀光療癒等多元面向,正逐步形成臺灣獨具特色的永續產業體系。我們期盼政府持續挹注資源,推動深層海水向上、向外發展。深層海水產業的發展可改善人們生活的能量,已有越來越多場域導入應用,深層海水產業未來邁向國際舞台必是指日可待。
台灣深層海水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淯琪表示,深層海水產業由初期的研發到今天跨域的應用,要感謝石資中心將研發成果落實到企業,並推出系列深層海水相關產品,增加食品、生醫、養殖等產品的機能性,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農業部漁業署長王茂城指出,智慧養殖結合深層海水應用,對於東部地區水產養殖升級、生物安全管理及溫控技術發展具有關鍵意義,未來將持續與石資中心及學研單位攜手深化應用技術與場域推廣,共同打造永續海洋產業新模式。
(出處:經濟日報)
石資中心董事長魏雅庵表示,面對全球淨零轉型與區域產業升級的挑戰,深層海水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推動藍色經濟的重要介質,希望透過場域整合與技術模組輸出,建立可複製、可擴散的藍金產業典範,持續帶動地方產業創新升級。也特別感謝經濟部技術司科技專案資源的挹注,使深層海水應用研發與產業推廣能持續深化與擴展。
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冉繁華表示,深層海水是大自然的珍貴恩賜,融合礦物原料、生醫應用、養殖模式與觀光療癒等多元面向,正逐步形成臺灣獨具特色的永續產業體系。我們期盼政府持續挹注資源,推動深層海水向上、向外發展。深層海水產業的發展可改善人們生活的能量,已有越來越多場域導入應用,深層海水產業未來邁向國際舞台必是指日可待。
台灣深層海水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淯琪表示,深層海水產業由初期的研發到今天跨域的應用,要感謝石資中心將研發成果落實到企業,並推出系列深層海水相關產品,增加食品、生醫、養殖等產品的機能性,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農業部漁業署長王茂城指出,智慧養殖結合深層海水應用,對於東部地區水產養殖升級、生物安全管理及溫控技術發展具有關鍵意義,未來將持續與石資中心及學研單位攜手深化應用技術與場域推廣,共同打造永續海洋產業新模式。
(出處:經濟日報)
「光隆海洋生技正式登場高雄食品展」 [產業快訊]
光隆海洋生技正式登場高雄食品展!以「來自花蓮618公尺深海的健康力量」為核心,
我們帶來全系列深層海水產品:
深海礦物質水|補鎂、補水更健康
鹽續力海鹽錠|運動補電解質首選
深海濃縮液・海鹽・沐浴鹽・鹽滷等|海洋礦物應用新素材
廣,共同打造永續海洋產業新模式。
現場除了展示最新研發成果,也與食品原料業者、飲品品牌交流合作機會,共同推動「天然、永續、功能性」的健康水產業新時代。
展覽地點:高雄展覽館
展期:2025.10.23- 10.26
(出處:光隆海洋生技)
我們帶來全系列深層海水產品:
深海礦物質水|補鎂、補水更健康
鹽續力海鹽錠|運動補電解質首選
深海濃縮液・海鹽・沐浴鹽・鹽滷等|海洋礦物應用新素材
廣,共同打造永續海洋產業新模式。
現場除了展示最新研發成果,也與食品原料業者、飲品品牌交流合作機會,共同推動「天然、永續、功能性」的健康水產業新時代。
展覽地點:高雄展覽館
展期:2025.10.23- 10.26
(出處:光隆海洋生技)
「中山大學發現黑潮「珍奶效應」 解密海中營養鹽傳輸機制」 [產業快訊]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傑出講座教授陳鎮東研究團隊發現,南海存在一種經由「攪拌作用」,加上黑潮上湧的連續作用,將深海「營養鹽」帶到淺層海水的雙重推升機制。研究團隊形容此機制就像杯底珍珠因攪拌而浮起,變得更容易被吸管吸到,並將其命名為「珍珠奶茶效應」,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海洋學》(Oceanography)。
陳鎮東指出,海洋浮游生物如同陸地上的植物,需要源源不斷的肥料才能成長,而南海海水會經由呂宋海峽匯入黑潮,進而將營養鹽輸送至東海,使東海成為全球最具生產力的漁場之一。然而這股海水為何特別「好用」,又是如何被帶上大陸棚,過去始終缺乏清楚解釋。
中山大學海科系研究員黃婷萱以2000至2020年的長期觀測數據驗證發現,南海常見的湧升流與內波,會將原本藏於深海的營養鹽往上翻攪,讓分布深度變淺,過程宛如攪拌珍珠奶茶。
該研究顯示,當這股混合南海營養的海水匯入黑潮主流後,流經台灣東北方與東海大陸棚邊緣時會受到地形及洋流推擠,養分更容易被帶上表層並遇見充足陽光,促進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可直接影響魚群數量與漁業資源。
陳鎮東表示,「珍奶效應」的揭露除可提供完整科學模型,讓學者更精準預測東海的營養鹽濃度在不同季節或極端天氣事件下的變化,未來也有望幫助漁民判斷何時、何處的漁業資源較豐富,提高漁獲效率並降低風險。
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此研究以空間分布為主,尚未納入季節性變化影響,未來仍需更多資料進一步驗證。
(出處:公視新聞網)
陳鎮東指出,海洋浮游生物如同陸地上的植物,需要源源不斷的肥料才能成長,而南海海水會經由呂宋海峽匯入黑潮,進而將營養鹽輸送至東海,使東海成為全球最具生產力的漁場之一。然而這股海水為何特別「好用」,又是如何被帶上大陸棚,過去始終缺乏清楚解釋。
中山大學海科系研究員黃婷萱以2000至2020年的長期觀測數據驗證發現,南海常見的湧升流與內波,會將原本藏於深海的營養鹽往上翻攪,讓分布深度變淺,過程宛如攪拌珍珠奶茶。
該研究顯示,當這股混合南海營養的海水匯入黑潮主流後,流經台灣東北方與東海大陸棚邊緣時會受到地形及洋流推擠,養分更容易被帶上表層並遇見充足陽光,促進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可直接影響魚群數量與漁業資源。
陳鎮東表示,「珍奶效應」的揭露除可提供完整科學模型,讓學者更精準預測東海的營養鹽濃度在不同季節或極端天氣事件下的變化,未來也有望幫助漁民判斷何時、何處的漁業資源較豐富,提高漁獲效率並降低風險。
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此研究以空間分布為主,尚未納入季節性變化影響,未來仍需更多資料進一步驗證。
(出處:公視新聞網)
「別只吃纖維!研究建議奇異果、西梅乾緩解便秘 氧化鎂有助益」 [產業快訊]
一項為醫師提供的最新便秘治療指南指出,每天吃幾顆奇異果,並飲用富含礦物質的水,比僅僅擔心高纖維飲食,更能有效緩解便秘。該指南也建議,氧化鎂(magnesium oxide)補充劑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研究人員表示:至今為止,醫師治療便秘患者的指南有限且過時,主要集中在增加膳食纖維和飲水量的建議上。這份新指南基於對現有75項臨床試驗的分析,並由專家小組審核。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檢視所有現有證據後,制定了這份新指南。他們表示,除了「在飲食中增加更多纖維」的標準建議外,還有更多方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研究主要作者、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迪米迪博士(Dr. Eirini Dimidi)指出,新指南建議將重點放在水果和飲品上,而非費心去尋找超市裡最新的益生菌(probiotics),或在飲食中添加各種纖維。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說法,若過去1週排便少於3次,或排便頻率低於平時,即為便秘。在廁所用力或感覺未完全排空也可能是便秘的跡象。迪米迪博士表示,人們可能會報告多達30種不同的便秘症狀。據統計,每10人中就有1人受長期便秘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每日2至3顆奇異果 增加糞便體積與含水量
迪米迪博士建議,每天吃2至3顆奇異果,或8至10顆西梅乾(prunes),可改善便秘。她解釋,即使去皮,奇異果也富含纖維,其纖維會以一種增加糞便體積的方式影響腸道,進而引發腸道收縮。奇異果也能增加腸道中的水分含量,軟化糞便。每天吃8至10顆西梅乾和一些裸麥麵包也有類似效果。
她補充說,飲用礦泉水比自來水更能有效緩解便秘,關鍵礦物質是具有通便效果的鎂。這也是研究發現氧化鎂補充劑具有多種益處的原因,包括減輕下腹疼痛、腹脹、排便費力,並使排便更順暢。至於益生菌,指南指出,某些種類雖能改善部分症狀,但許多不同益生菌株的影響仍缺乏研究。
(出處:自由時報)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研究人員表示:至今為止,醫師治療便秘患者的指南有限且過時,主要集中在增加膳食纖維和飲水量的建議上。這份新指南基於對現有75項臨床試驗的分析,並由專家小組審核。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檢視所有現有證據後,制定了這份新指南。他們表示,除了「在飲食中增加更多纖維」的標準建議外,還有更多方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研究主要作者、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迪米迪博士(Dr. Eirini Dimidi)指出,新指南建議將重點放在水果和飲品上,而非費心去尋找超市裡最新的益生菌(probiotics),或在飲食中添加各種纖維。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說法,若過去1週排便少於3次,或排便頻率低於平時,即為便秘。在廁所用力或感覺未完全排空也可能是便秘的跡象。迪米迪博士表示,人們可能會報告多達30種不同的便秘症狀。據統計,每10人中就有1人受長期便秘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每日2至3顆奇異果 增加糞便體積與含水量
迪米迪博士建議,每天吃2至3顆奇異果,或8至10顆西梅乾(prunes),可改善便秘。她解釋,即使去皮,奇異果也富含纖維,其纖維會以一種增加糞便體積的方式影響腸道,進而引發腸道收縮。奇異果也能增加腸道中的水分含量,軟化糞便。每天吃8至10顆西梅乾和一些裸麥麵包也有類似效果。
她補充說,飲用礦泉水比自來水更能有效緩解便秘,關鍵礦物質是具有通便效果的鎂。這也是研究發現氧化鎂補充劑具有多種益處的原因,包括減輕下腹疼痛、腹脹、排便費力,並使排便更順暢。至於益生菌,指南指出,某些種類雖能改善部分症狀,但許多不同益生菌株的影響仍缺乏研究。
(出處:自由時報)
「睡不著睡不好 其實是缺鎂」 [產業快訊]
「最近怎麼都睡不著,但也說不上哪裡不舒服」,或「每天準時上床,卻半夜醒來好幾次」。這樣的狀況,你是否也很熟悉?基因醫師張家銘透過社群網站貼文表示,許多人以為是壓力太大或焦慮作祟,其實,有時候真正的兇手,是身體裡默默流失的一種礦物質─鎂(Magnesium)。
張家銘說,鎂並非新潮營養品,而是人體內僅次於鈣的「第二大礦物質」,參與超過300種生化反應,負責調節神經穩定、肌肉放鬆、能量代謝與生理時鐘。若缺乏鎂,睡眠品質會下降、白天專注力減弱,甚至可能出現焦慮、心悸、抽筋等問題。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期刊2025年的研究指出,鎂對睡眠品質的影響遠超過想像。當體內鎂不足,神經系統會過度興奮、肌肉放鬆困難,連大腦的生理時鐘都可能失調。相反地,充足的鎂能幫助神經「踩煞車」,抑制讓人清醒的穀氨酸(Glutamate),並促進穩定情緒的GABA分泌,使身體順利從白天的「戰鬥模式」轉入夜晚的「修復模式」。
研究也發現,補充鎂可延長深層睡眠(慢波睡眠)時間,讓腦細胞進行修復與記憶整理,真正達到「睡得沉、睡得好」。但臨床上,許多人其實長期處於「低鎂狀態」卻渾然不覺。現代人高壓生活、愛喝咖啡、精緻飲食、常熬夜或愛喝手搖飲,都會加速鎂的流失。再加上老年人、腸胃吸收不良者、或長期服用利尿劑者,鎂攝取與吸收效率更差,容易惡化成失眠與焦慮的惡性循環。
醫師說,想要補鎂,不妨先從飲食著手:深綠色蔬菜、堅果、南瓜子、香蕉、燕麥與黑巧克力都是天然鎂來源。若平時咖啡、茶或酒精攝取過多,更應特別留意營養平衡。睡前也可建立放鬆儀式,如泡腳、冥想或聽輕音樂,避免滑手機或看刺激影集,讓副交感神經能夠啟動,鎂才「聽得見」身體的休息信號。
張家銘醫師提醒「當你明明很累卻睡不著,別急著用安眠藥壓下去,也別再怪意志力不夠。或許,身體只是缺了一點鎂」。
(出處:中華新聞雲)
張家銘說,鎂並非新潮營養品,而是人體內僅次於鈣的「第二大礦物質」,參與超過300種生化反應,負責調節神經穩定、肌肉放鬆、能量代謝與生理時鐘。若缺乏鎂,睡眠品質會下降、白天專注力減弱,甚至可能出現焦慮、心悸、抽筋等問題。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期刊2025年的研究指出,鎂對睡眠品質的影響遠超過想像。當體內鎂不足,神經系統會過度興奮、肌肉放鬆困難,連大腦的生理時鐘都可能失調。相反地,充足的鎂能幫助神經「踩煞車」,抑制讓人清醒的穀氨酸(Glutamate),並促進穩定情緒的GABA分泌,使身體順利從白天的「戰鬥模式」轉入夜晚的「修復模式」。
研究也發現,補充鎂可延長深層睡眠(慢波睡眠)時間,讓腦細胞進行修復與記憶整理,真正達到「睡得沉、睡得好」。但臨床上,許多人其實長期處於「低鎂狀態」卻渾然不覺。現代人高壓生活、愛喝咖啡、精緻飲食、常熬夜或愛喝手搖飲,都會加速鎂的流失。再加上老年人、腸胃吸收不良者、或長期服用利尿劑者,鎂攝取與吸收效率更差,容易惡化成失眠與焦慮的惡性循環。
醫師說,想要補鎂,不妨先從飲食著手:深綠色蔬菜、堅果、南瓜子、香蕉、燕麥與黑巧克力都是天然鎂來源。若平時咖啡、茶或酒精攝取過多,更應特別留意營養平衡。睡前也可建立放鬆儀式,如泡腳、冥想或聽輕音樂,避免滑手機或看刺激影集,讓副交感神經能夠啟動,鎂才「聽得見」身體的休息信號。
張家銘醫師提醒「當你明明很累卻睡不著,別急著用安眠藥壓下去,也別再怪意志力不夠。或許,身體只是缺了一點鎂」。
(出處:中華新聞雲)
「海洋深層水を用いたスサビノリ培養条件の最適化に関する研究」【深層海水知識物件】
導讀:
大型紅藻壇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又稱條斑紫菜)是目前日本國內養殖最多的紫菜種類。近年來,該物種的主要產地收穫量有減少的趨勢,其主要原因被認為是海水溫度上升以及養殖海域營養鹽濃度下降。
全年保持低溫並富含無機營養鹽的海洋深層水(以下簡稱深層水)陸上養殖,不僅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還有望實現該物種的全年養殖,從而擴大生產量。在去年的本屆大會上,作者報告指出,與表層水培養相比,深層水培養的藻體色澤更深,且藻體中的游離胺基酸和葉綠素含量也有所增加。
為了將這種方法應用於生產現場,並探索更詳細的培養方法,作者著眼於培養時的水流量和繼代(傳代)次數,對各項條件進行了驗證。
結論:
紫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海藻,有「海中蔬菜」之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碘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它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補充微量元素,且紫菜所含的碘易被人體吸收,有利胎兒大腦發育。
紫菜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1) 補充營養素:紫菜富含蛋白質、碘、鐵、鈣、鎂等,有助於維持甲狀腺功能、促進造血和骨骼健康。
(2) 促進腸道健康:其高膳食纖維含量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並保持腸道平衡。
(3) 增強免疫力:紫菜中的多醣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4) 有益心血管健康:所含的多醣和牛磺酸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5) 抗氧化與抗衰老:富含維生素A、C和多酚類物質,有助於抵抗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
(6) 促進大腦健康:含有的膽鹼等營養素,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和神經系統健康
深層海水是指深度約200公尺以下,水溫穩定且純淨的海水,富含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如鎂、鈣、鉀、鈉等。由於它來自遠離地表污染的深海,因此被視為一種珍貴且純淨的水源。海洋深層水的應用非常廣泛,可直接用於水產養殖、農業灌溉或溫差發電,也可透過加工製成飲品、保養品、食品添加劑或生技產品等。
深層海水的特性:
將深層海水直接應用在水產養殖產業為主要利用方向,如此搭配加上維持良好環境,定能提升紫菜收獲量。
資訊提供:石資中心 侯小涵
DOI:https://www.dowas.net/paper/pdf/25-2/004.pdf
大型紅藻壇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又稱條斑紫菜)是目前日本國內養殖最多的紫菜種類。近年來,該物種的主要產地收穫量有減少的趨勢,其主要原因被認為是海水溫度上升以及養殖海域營養鹽濃度下降。
全年保持低溫並富含無機營養鹽的海洋深層水(以下簡稱深層水)陸上養殖,不僅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還有望實現該物種的全年養殖,從而擴大生產量。在去年的本屆大會上,作者報告指出,與表層水培養相比,深層水培養的藻體色澤更深,且藻體中的游離胺基酸和葉綠素含量也有所增加。
為了將這種方法應用於生產現場,並探索更詳細的培養方法,作者著眼於培養時的水流量和繼代(傳代)次數,對各項條件進行了驗證。
結論:
紫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海藻,有「海中蔬菜」之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碘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它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補充微量元素,且紫菜所含的碘易被人體吸收,有利胎兒大腦發育。
紫菜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1) 補充營養素:紫菜富含蛋白質、碘、鐵、鈣、鎂等,有助於維持甲狀腺功能、促進造血和骨骼健康。
(2) 促進腸道健康:其高膳食纖維含量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並保持腸道平衡。
(3) 增強免疫力:紫菜中的多醣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4) 有益心血管健康:所含的多醣和牛磺酸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5) 抗氧化與抗衰老:富含維生素A、C和多酚類物質,有助於抵抗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
(6) 促進大腦健康:含有的膽鹼等營養素,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和神經系統健康
深層海水是指深度約200公尺以下,水溫穩定且純淨的海水,富含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如鎂、鈣、鉀、鈉等。由於它來自遠離地表污染的深海,因此被視為一種珍貴且純淨的水源。海洋深層水的應用非常廣泛,可直接用於水產養殖、農業灌溉或溫差發電,也可透過加工製成飲品、保養品、食品添加劑或生技產品等。
深層海水的特性:
- 低溫穩定: 終年水溫大約在5°C~13°C之間,有助於維持水質穩定。
- 純淨低菌: 深層海水遠離地表污染源,天然潔淨,不易滋生細菌。
- 富含礦物質: 長年吸收地球地殼的營養,礦物含量比一般淡水或表層海水更豐富。
將深層海水直接應用在水產養殖產業為主要利用方向,如此搭配加上維持良好環境,定能提升紫菜收獲量。
資訊提供:石資中心 侯小涵
DOI:https://www.dowas.net/paper/pdf/25-2/004.pdf
執行單位: 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電話:089-511071 傳真:089-514267 地址:96343台東縣太麻里鄉美和村2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