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電子報

電子報 Banner

第270期 深層海水技術及產業資訊數位互動加值平台電子報

發佈日期:2024-11-30

「2024深層海水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海大登場 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產業快訊]

由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主辦的「2024深層海水創新應用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11月13日在海大第一演講廳盛大登場,並同步進行線上會議。本次邀請到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及臺灣的專家代表專題演講,吸引逾百位產官學研專家與學者參與,賴清德總統也特電致賀,展現對深層海水產業的關切。本研討會期許為產業注入新的動能,推動深層海水產業創新,實現資源永續與地方經濟繁榮雙贏的目標。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關注不斷提升,美國、日本及韓國等發展深層海水國家也積極投入相關研究與應用。深層海水是臺灣珍貴的海洋資源之一,除了致力於深層海水的創新應用,並將其發展重點逐步轉向再生與永續利用領域。東地區作為深層海水資源的重要開發基地,正處於產業轉型創新的關鍵時刻,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促進產業之間的跨國、跨領域及跨專業的合作,攜手共創深層海水產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海大許泰文校長於開幕致詞時強調,在氣候變遷時代下,水資源尤其重要,臺灣是個海洋國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深層海水具有低溫安定、無菌潔淨、富含礦物質及營養鹽等特性,不僅能飲用,更是可應用在低溫養殖、生技醫療、觀光等領域,目前臺東可抽出300公尺的深層海水,期望學習國際案例,產官學研攜手讓深層水的開發與利用更進一步。

海大冉繁華副校長同時也擔任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他於致詞時首先感謝石資中心林志善總經理的大力支持,並表示,我們每一年透過研討會及成果展期望成為產官學研的橋樑,持續推動深層海水產業,不僅推動臺灣藍金事業,更是要推向國際。透過產官學研共同努力、跨域整合,達成利用深層海水的永續利用。

本次研討會除了同步辦理成果展,並於開場後舉行石資中心與韓國高城振興院的國際合作簽約儀式,以及石資中心與國立臺東大學的學研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不僅將以跨國的合作與技術交流的推動,共創臺灣與韓國的深層海水產業永續發展,也將在臺東在地培養更多具備實務經驗的本土專才,為產業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研討會共安排4場專題演講,講者包含來自韓國海洋技術學院的朱賢姬博士分享韓國第4期深層海水基本計劃推動與挑戰;日本G.O. Farm公司鷲足恭子副總經理分享他們在沖繩縣久米島使用深層海水於牡蠣陸上完全養殖的突破;新加坡Transocean Fortune Integrator公司許建章執行主席針對中東地區的深層海水應用潛力進行說明;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黃子航組長則就針對「深層海水資源跨域應用」議題進行報告。除擔任學會理事長的冉繁華副校長親自主持外,也邀請到台灣深層海水發展協會曾淯琪理事長主持下午的會議。(出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抽筋、高血壓、得糖尿病竟然都跟「不夠鎂」有關!7成國人缺鎂 快吃這些食物超補」 [產業快訊]

原來高血壓、血糖降不下來,都跟「不夠鎂」有關!營養師表示,鎂在骨骼、肌肉等部位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顯示,飲食中鎂攝取不足或血清鎂值偏低,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焦慮及憂鬱等疾病的風險。鎂對人體有多重功能與好處,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定要吃夠夠!

缺鎂會導致抽筋、失眠

鎂的五大功效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江志純指出,鎂是維持體內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礦物質,缺鎂會導致抽筋、失眠、長期疲勞等症狀。60%存在骨骼中,30%位於肌肉,是維持骨骼結構及功能的重要元素。鎂也參與身體細胞內信號傳遞過程及蛋白質合成作用。相關研究顯示,無論是飲食鎂或血清鎂值偏低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焦慮及憂鬱等疾病的風險都會增加。他進一步說明鎂在人體中的五大功能與好處。

維持心臟健康血壓穩定

江志純指出,鎂是人體必須微量礦物質,它參與神經傳導與肌肉收縮,可穩定心率。高濃度的鎂能減少過多的鈣進入血管內壁肌肉,有類似降血壓的效果,並幫助維持心臟健康與血壓穩定。

促進骨骼健康減少疏鬆風險

鎂與鈣一樣有助於骨骼的健康與強度,能促進骨質密度,減少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江志純強調,鎂是維持骨骼結構及功能的重要元素。

降低壓力改善睡眠品質

鎂能調節褪黑激素的生成,並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攝取足夠的鎂,有助於降低壓力,改善睡眠品質。

調解血糖維持正常代謝

江志純解釋,鎂在胰臟細胞中負責調節電子訊號,使胰島素分泌以維持醣類正常代謝。缺乏鎂則會減少胰島素分泌,影響血糖調節。

改善運動恢復緩解痠痛

許多人誤以為運動後的痠痛是乳酸堆積造成,但其實是因肌肉纖維撕裂傷引發的發炎與痛感。江志純指出,鎂可以幫助調節肌肉收縮與放鬆,緩解激烈運動後的肌肉痙攣與痠痛,改善運動恢復狀況。

7成國人鎂攝取不足

礦物質與維生素必須透過飲食獲得,身體無法自行製造。然而,國民健康調查顯示,平均有7成的國人鎂攝取量不足。江志純分析,這可能與現代人普遍外食、飲食過於精緻化、攝取過多加工食品有關。

 每天該吃多少鎂?

依照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50歲的成人每日鎂建議攝取量,男性為380毫克,女性為320毫克。51-70歲的族群男女建議攝取量則分別是360毫克和310毫克,而71歲以上男女建議攝取量則分別是350毫克和300毫克。

「高富鎂」的食物有哪些

江志純建議,飲食中可多攝取「高富鎂」的食物,包括: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芥菜

堅果種子類如南瓜子、杏仁、腰果、芝麻等

全穀類如糙米、燕麥、藜麥、小麥胚芽等

魚類、酪梨、香蕉、豆類等

 透過飲食獲取鎂是最理想的方式。江志純提醒,掌握均衡飲食原則,增加食物多樣性,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避免飲食偏頗過量,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出處:奇摩新聞)

「醫推「6食物」可防失智!研究:大腦會變年輕」 [產業快訊]

健康飲食對身心相當重要。醫師王介立表示,《歐洲營養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的一篇研究指出,高鎂攝取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攝取高鎂飲食的人擁有較大的腦容量,及較小的白質病變。而高鎂食物包括綠葉蔬菜、堅果種子、全穀類、豆類、魚類、黑巧克力。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其臉書表示,該篇研究指出,高鎂攝取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研究發現,攝取高鎂飲食的人擁有較大的腦容量和較小的白質病變(WML),這兩者都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相關。研究顯示,每天攝取550毫克鎂比起平均攝取量350毫克,到55歲時,大腦年齡可較年輕一歲,尤其對女性更為顯著。

高鎂食物主要包括下類6種:

1. 綠葉蔬菜:菠菜、甜菜葉、甘藍

2. 堅果種子:南瓜籽、太陽花籽、杏仁、核桃、巴西堅果

3. 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

4. 豆類:黑豆、大豆、扁豆

5. 魚類:鮭魚、鯡魚、鯖魚

6. 黑巧克力

(出處:三立新聞網)

「再生水搭配海淡技術 黑水變藍金!科技造水 商機源源不絕」 [產業新聞]

台積電在楠梓產業園區啟動2奈米先進製程第1期建廠,預定2025年量產,第2期廠房工程也接著啟動。高雄市政府6月24日確認,第3座2奈米廠的土地變更通過。此外,台積電也將在南科嘉義園區設置2座CoWoS先進封裝廠,第1座預定2028年量產。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資產管理統計,2017年到2020年,晶圓代工廠平均每年投資930億美元,但2021到2024年平均估計會增加到1470億美元。投資熱潮使半導體產能上升,同時水的需求也增加,全球半導體產業估計每年使用120萬ML(百萬公升)的水。

 為了降低用水的負擔,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工廠,興建回收率可達90%的再生水工廠。台積電預定2030年前,自己公司水資源的整體再利用率,要比2010年增加30%以上。另外,SK海力士的目標是,2030年水資源的再利用率,要比2019年增加3倍以上。(出處:財訊)

「《解密臺東慢經濟4》與海洋共榮 從深層海水追商機」 [產業新聞]

台東追隨美國、日本、韓國的腳步,以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深層海水資源,輔導18家在地業者並吸引13家業者投入自主開發,在食品、飲品、妝品、保健等領域目前共有77項產品,並透過「台東藍純淨海水TTBLUE」的聯合品牌策略,向大海拓展商機。

而濱臨地球大洋面積最大、平均深度最深的太平洋,美國從1970年代起,就在夏威夷大島鋪設取水管,深入海平面以下600公尺,抽取深層海水進行研究,開發溫差發電、水產養殖、飲品等產業應用。

同屬太平洋國家的日本也緊追在後,發展深層海水產業,除了溫差發電、水產養殖、飲品外,還進一步將深層海水應用於妝品、保健食品、水產加工、農業栽培、休閒旅遊等多元用途。

「日本是台灣學習的最好範例,它在富山、高知、久米島這三個地區,由政府設置取水管後,再結合地方政府成立產業園區,吸引業者進駐,讓業者利用政府提供的深層海水,進行相關應用。」經濟部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副主任黃子航,從產業輔導的角度,介紹日本這一套已經被韓國複製、大舉推進,且適合台灣取經的商轉模式。

縣府成立品牌 扶植台東深層海水產品

面臨太平洋的的台灣東海岸,在出海後的很近距離內,坡度就直陡而下,水深達到2000公尺,擁有開發深層海水資源的天然地理條件。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下稱石資中心)受經濟部科技專案補助,代管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以下稱創研中心)進行研發技術驗證與產業推廣任務,在台東太麻里海岸抽取深層海水,目前已有相當多技術於產業驗證成果如:龍蝦養殖、水產加工、逆滲透淡水、濃鹽水、礦物質濃縮液、高鎂低鈉鹽,以及海洋理療、健康促進、觀光應用等,成為深層海水一、二、三級產業鏈與知識推廣的技術示範及驗證場域,未來更有機會發展海洋溫差、鹽差、氫能等能源應用研究。

「我們(創研中心)的工作就要做深層海水產業應用技術驗證並加以推廣,能提供水深312公尺的深層海水水源、創新技術,以及落地應用的產品輔導與服務示範,幫助東部縣市政府與業者發展深層海水產業。」黃子航強調。

事實上,創研中心在2021年重新布設取水管,成功取得深層海水後,台東縣政府就結合在地法人石資中心多項技術研發成果及創研中心資源,將深層海水用奈米薄膜過濾後的RO淡水、高倍率濃縮液與高鎂海鹽等原料,推動縣府輔導的「台東藍純淨深層海水TTBLUE」品牌,促進在地業者多元應用。

臺東縣政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處長章正文指出,台東在縣長饒慶鈴定調發展「慢經濟」,深層海水產業正是符合慢經濟所訴求「延續自然永續資源的經濟模式」。

目前深層海水產業在台東才剛扎下小苗,就已陸續傳出成績,例如「台東藍TTBLUE」品牌酒商業者東太陽,將添加深層海水原料的酒品,參加SWSC(新加坡世界烈酒大賽)獲獎。

在日本,深層海水已經被用來釀製吟釀清酒。在台東,東太陽則是使用在地的香菜、刺蔥、紅烏龍、桌荖葉,搭配深層海水,調和出很不一般的風味烈酒。品嘗過得獎酒款的章正文稱讚加入深層海水的酒,口感就是不一樣,特別圓潤、甜美、順喉。

產業園區、海洋發電 期待落地台東

此外,台東縣政府重視深層海水知識的普及性,與創研中心及石資中心合作,同時也串連周邊南迴區域的部落、社區、旅宿、餐飲、海洋休憩、運動等產業,規劃教育與玩樂並進的1日遊或2天1夜遊程,帶動台東學校師生、外地觀光客參與,前往創研中心認識深層海水產業的取水、製鹽、龍蝦養殖過程,以及體驗SPA海療、製作鹽滷豆花與深海香氛手工皂。

台東的自然景觀很美,並不適合架設人工設施過多的太陽能、風力發電設備。章正文說,台東有老天爺賞賜、無窮無盡的深層海水資源,目前僅只有創研中心一條取水線,未來只要再佈設一條備用管線,取水成功的話,就能利用深層海水本身的溫度及鹽濃度落差,或是與陸地溫泉搭配,進行溫差發電,藉此產生電能,就能供應台東的用電。

 海洋是生命之母,台東初踏入深層海水產業的舞台,就在太平洋的深邃海域,正一步步開拓深層海水的商機,覓得反饋與滋養在地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永續資源。

(出處:商業周刊) **篇幅有限、部份節錄

「利用深層海水礦物肥料(DSWM)栽培的西蘭花在結直腸癌防治中的抗癌與抗炎效果研究」【深層海水知識物件】

導讀:

探討以深層海水礦物肥料培養的西蘭花對C57BL/6N小鼠中由AOM/DSS誘導的結直腸癌抗癌及抗炎作用的增強效果。研究背景指出,西蘭花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植物化學成分,如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產物,已知在抗氧化、抗炎及抗癌方面有卓越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特別關注通過深層海水礦物肥料栽培的西蘭花是否能進一步提升這些效果,並使用AOM/DSS誘導的CRC小鼠模型來驗證其抗炎和抑癌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以DSWM培養的西蘭花不僅含有更高的抗氧化物質和礦物含量,還在減少腫瘤形成及調控炎症反應方面顯著優於其他肥料栽培的西蘭花。小鼠體內試驗中,接受深層海水礦物肥料西蘭花的組別顯示結腸長度增加、腫瘤數量減少,並且結腸與脾臟的組織結構更接近正常組。此外,在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如IL-1β、IL-6、TNF和NF-κB的表現,同時提升抗炎性細胞因子IL-10的表現,深層海水礦物肥料西蘭花展現了強大的抗炎效果。表明不僅能有效減輕結直腸癌相關的慢性炎症,也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機制研究結果,西蘭花通過促進細胞週期停滯及誘導細胞凋亡來發揮抗癌作用。發現深層海水礦物肥料西蘭花顯著提升了p53、p21等細胞週期調控基因,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等凋亡相關基因的表現,並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現。這些結果表明,該西蘭花可通過多重途徑,減緩腫瘤的進展並促進癌細胞的程序性死亡。此外,代謝物分析進一步顯示,深層海水礦物肥料西蘭花中某些功能性代謝物,如12-氧代植物二烯酸和硬脂酸二乙醇胺,可能與其抗癌和抗炎特性相關。這些代謝物的含量在該西蘭花中顯著增加,表明其特殊的培養方式對提升植物的功能性成分具有重要影響。

此項研究證實,深層海水礦物肥料栽培的西蘭花在減少AOM/DSS誘導的結直腸癌腫瘤負擔和改善炎症狀態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並顯示了其潛在的分子機制與代謝基礎。

結論:

本篇研究將深層海水礦物肥料(DSWM)應用於功能性農作物的栽培領域,並證明抗癌和抗炎方面的潛力,該研究從植物營養學、癌症生物學與免疫學,並運用深層海水中的天然礦物資源,不僅提升西蘭花的抗氧化與抗炎活性,還進一步證實其對腫瘤抑制的生物學機制。其實究結果也為深層海水多元的應用找到新的方向。過去深層海水應用於農作物研究,主要探討其促進生長及營養成份方向,此研究不僅突破了傳統化學肥料對環境的潛在影響,還利用深層海水富含的天然礦物質來提升植物的營養價值和生物活性。研究結果強調,施用深層海水礦肥料的西蘭花,能提升西蘭花中關鍵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如硫代葡萄糖苷及其衍生物(如異硫氰酸酯),這些成分被證實具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誘導癌細胞凋亡的功能。此外,實驗結果清楚顯示,NFB組(使用深層海水礦肥料培養的西蘭花)不僅能有效減少腫瘤數量,還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過度表達並提升抗炎因子的分泌,這對於慢性炎症相關的癌症預防具有重要意義。這樣的多層次機制驗證了深層海水資源在提升農產品品質及其健康價值上的潛力。

在實際應用層面,這項研究結果為深層海水產業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了新契機。利用深層海水中豐富的天然礦物質作為農業栽培的肥料,生產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這不僅能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能有效減少傳統化學肥料對環境的污染。從長遠來看,若能進一步擴展這一技術的應用,例如在其他高價值作物或草藥植物的栽培中進行探索,可能將帶來更廣泛的產業和經濟效益。同時,將深層海水資源整合至農業與健康食品產業鏈中,也將促進其在環保、健康與永續發展的實現。未來在研究上,仍可進一步探討,例如,研究僅集中於單一動物模型(AOM/DSS誘導的小鼠結腸癌模型),尚需在人類臨床研究中驗證其效果。此外,礦物肥料中不同礦物質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未來可通過代謝物與基因組學進一步分析,以確定其影響的精確分子途徑。研究也可拓展至探討深層海水礦物肥料對植物生長性能以外的影響,如植物抗病性方向。本篇研究這以深層海水資源為基礎,應用於農業及功能性作物培育,結果不僅顯示了其抗癌與抗炎的潛在機制,也為農業生技及健康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未來若能進一步深化研究並擴大其應用範圍,深層海水礦物肥料將具發展潛力的創新領域。

資訊提供:石資中心 徐雅玲

DOI:https://www.mdpi.com/1422-0067/25/3/1650
執行單位: 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電話:089-511071 傳真:089-514267 地址:96343台東縣太麻里鄉美和村2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