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期 深層海水產業快訊
「手腳冰冷凍未條 4營養素促循環」[產業快訊]
1/20是24節氣中的「大寒」,象徵一年的結束。在大寒以後,1/23起寒流來襲,持續冷到25日。面對冬天常見的手腳冰冷問題,營養師提醒民眾,可補充鐵、鎂、B群及維生素E,亦可透過喝熱茶、戴手套、泡熱水澡,讓身體暖起來。
好食課營養師張宜臻表示,手腳冰冷有8大原因。天冷時,身體保護機制啟動,會將血液集中於重要臟器,維持體溫,導致四肢分到較少熱量。除了氣溫降低,包含抽菸、壓力大、貧血、甲狀腺功能低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雷諾氏症、狼瘡等特殊疾病,都可能導致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與血液循環有很大的關係,張宜臻建議,飲食上可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其中,鐵可幫助血紅素的合成,預防貧血,促進氧氣運輸至四肢,可多吃豬肝、豬血、蛤蜊補充。若為素食者,則可食用紅莧菜、黑豆、紅豆及干絲。
充足的鎂可幫助肌肉放鬆,提高四肢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張宜臻表示,要補充鎂,可多吃堅果種子,如南瓜籽、杏仁、腰果及深綠色蔬菜。另85%以上的黑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鎂,想透過小零嘴補充鎂,也可考慮黑巧克力。
張宜臻也指出,B群可幫助維持生理機能,其中的B1、B2、B3可幫助新陳代謝,B3有助於血管擴張,而維生素B12與造血有關。因此,日常生活中,可多吃未精製的全穀食材、雞胸、瘦肉、鮭魚及補充B群。
至於維生素E,則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維護心血管健康。張宜臻表示,葵瓜子、花生、黃豆、雞蛋都是不錯的維生素E來源。除了飲食,她也建議民眾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每日喝足每公斤體重30毫升的水,並做好保暖措施,可喝熱薑茶、戴手套、泡熱水澡、戒菸,以改善手腳冰冷問題。。
(出處:奇摩新聞)
好食課營養師張宜臻表示,手腳冰冷有8大原因。天冷時,身體保護機制啟動,會將血液集中於重要臟器,維持體溫,導致四肢分到較少熱量。除了氣溫降低,包含抽菸、壓力大、貧血、甲狀腺功能低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雷諾氏症、狼瘡等特殊疾病,都可能導致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與血液循環有很大的關係,張宜臻建議,飲食上可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其中,鐵可幫助血紅素的合成,預防貧血,促進氧氣運輸至四肢,可多吃豬肝、豬血、蛤蜊補充。若為素食者,則可食用紅莧菜、黑豆、紅豆及干絲。
充足的鎂可幫助肌肉放鬆,提高四肢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張宜臻表示,要補充鎂,可多吃堅果種子,如南瓜籽、杏仁、腰果及深綠色蔬菜。另85%以上的黑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鎂,想透過小零嘴補充鎂,也可考慮黑巧克力。
張宜臻也指出,B群可幫助維持生理機能,其中的B1、B2、B3可幫助新陳代謝,B3有助於血管擴張,而維生素B12與造血有關。因此,日常生活中,可多吃未精製的全穀食材、雞胸、瘦肉、鮭魚及補充B群。
至於維生素E,則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維護心血管健康。張宜臻表示,葵瓜子、花生、黃豆、雞蛋都是不錯的維生素E來源。除了飲食,她也建議民眾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每日喝足每公斤體重30毫升的水,並做好保暖措施,可喝熱薑茶、戴手套、泡熱水澡、戒菸,以改善手腳冰冷問題。。
(出處:奇摩新聞)
「水源供給生力軍! 挪威公司開發海水淡化術」[產業快訊]
金屬機具緩緩沉入海中,這是挪威一家公司所開發的海水淡化設施,採用的是熟悉的逆滲透技術,但設置位置是在400公尺的深海。
海水淡化設施公司執行長 Niels Petter Wright:「我們公司做的是什麼呢?我們結合2種現有科技成為一種更聰明的新方法進行逆滲透海水淡化。」
逆滲透技術是讓海水通過一層化學薄膜去除水中的鹽分與礦物質。但是海水通過薄膜的過程,需要耗用大量電力,讓海水淡化成本居高不下。
這家公司將淡化設施設在深海,利用海水本身的壓力幫助海水通過薄膜,執行長估計可以節省30%到40%能源消耗。
海水淡化設施公司執行長 Niels Petter Wright:「因為是在海底,並且利用淨水壓,也就是頭上海水的重量,我們就能節省能源消耗,可以節省30%到40%,會因為鹽度、溫度等有一點差異,但大抵上是節省30%到40%。」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廠由於龐大的能源消耗量,大都設在能源成本低廉的中東地區,但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全球越來越多地方面臨乾旱威脅,甚至也有地下水被抽光的危險,因此未來海水淡化需求可能會更高。
Waterise公司執行長 Niels Petter Wright:「目前全球有10億人或多或少依賴海水淡化,而且我們看到海水淡化的需求只會大幅上升。」
一組深海海水淡化設施,一天可以產生5,000萬公升的淡水,可以供30到40萬人日常使用。公司目前放眼全球,希望建立合作關係,讓這種技術成為水資源供給的生力軍。
(出處:原視新聞網)
海水淡化設施公司執行長 Niels Petter Wright:「我們公司做的是什麼呢?我們結合2種現有科技成為一種更聰明的新方法進行逆滲透海水淡化。」
逆滲透技術是讓海水通過一層化學薄膜去除水中的鹽分與礦物質。但是海水通過薄膜的過程,需要耗用大量電力,讓海水淡化成本居高不下。
這家公司將淡化設施設在深海,利用海水本身的壓力幫助海水通過薄膜,執行長估計可以節省30%到40%能源消耗。
海水淡化設施公司執行長 Niels Petter Wright:「因為是在海底,並且利用淨水壓,也就是頭上海水的重量,我們就能節省能源消耗,可以節省30%到40%,會因為鹽度、溫度等有一點差異,但大抵上是節省30%到40%。」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廠由於龐大的能源消耗量,大都設在能源成本低廉的中東地區,但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全球越來越多地方面臨乾旱威脅,甚至也有地下水被抽光的危險,因此未來海水淡化需求可能會更高。
Waterise公司執行長 Niels Petter Wright:「目前全球有10億人或多或少依賴海水淡化,而且我們看到海水淡化的需求只會大幅上升。」
一組深海海水淡化設施,一天可以產生5,000萬公升的淡水,可以供30到40萬人日常使用。公司目前放眼全球,希望建立合作關係,讓這種技術成為水資源供給的生力軍。
(出處:原視新聞網)
「海洋饗宴的幕後魔法:探索海洋生物馴化的科學奇蹟」[產業快訊]
當我們談論海洋生物的馴化和深層海水的應用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探索一個結合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全新領域。在台灣,科學家們利用深層海水這一特殊的海洋資源來革新海洋生物的養殖方法,開啟了一個獨特的研究旅程。
首先,深層海水是什麼?這是來自海洋深處的水,不僅超級乾淨,而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種水在全球就像尋寶一樣難找,只有幾個地方有,比如夏威夷、日本、台灣東岸和南韓。台灣的地理條件特別棒,只要走個3到5公里,就能找到1000公尺深的深層海水!
科學家們發現,當海洋生物(如鱘龍魚)在這種深層海水中生長時,牠們會變得更加健康和美味。為何會這樣呢?首先,那是因為「逆透壓」的特性,魚體在鹽度生理效果加乘下,有效提升魚體的肉質與風味,魚的肉質會變得更彈更有味;而貝類則能吸收更多的氨基酸,口感也更好。
那這深層海水怎麼來的呢?它其實是由格陵島海域和南極海域的海水因溫度和鹽度變化,密度增加後沉到深處形成的。而台灣東部的獨特地形讓我們能夠輕易取得這珍貴的水資源。
科學家精準調控鹽度 產生特殊「甜味」胺基酸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海水的鹹度。你可能不知道,但海洋的鹹度大約是3.5%。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但對海洋生物來說,它就像是生命的搖籃,決定著他們能生活在哪裡。科學家們就利用這一點,像調節音樂的音量一樣,精確地調節水的鹹度,讓魚類能夠在不同的水環境中自由遨遊。
再來看看那些貝類。這些小小的海洋居民可了不起,它們能夠過濾掉海水中的雜質,就像是一台小小的水質凈化器。一些貝類每天能過濾掉好幾十升的水!在淨化過程中,科學家就像是在給這些貝類安排一場特別的「過濾訓練班」,讓牠們能夠在人工環境中發揮它們的超能力。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生蠔在深層海水環境下生長,會產生三種特定的甜味氨基酸來適應這種環境。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馴化海洋生物需要時間,有的可能幾周就能適應,有的則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這就像是讓海洋生物慢慢習慣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需要耐心和時間的投入。
這項創新技術不僅提升了海洋生物的品質,還使得原本不適合做生魚片的品種,在經過深層海水循環後成為高品質的食材。這項發現經過了四到五年的精密研究,並成為台灣的專利技術。如此的應用不僅限於開發礦泉水或化妝品,它還開闢了將這種特殊資源用於海洋生物可食用部分的全新領域。
最後,我們來談談馴化對海鮮品質的影響。透過精細控制飼養環境的各項指標,像是水溫、pH值等等,我們不僅能讓這些海鮮長得更健康,還能提高它的味道和營養價值。想像一下,透過這種精細的調控,原本只能在特定海域生長的魚類,現在可以在全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而我們得以品嘗到前所未有的海鮮美味。
這整個過程,就像是對大自然的一場深刻的學習和致敬。海洋生物的馴化,不僅僅是科學家們的一項成就,它還象徵著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能性。我們學會了更多關於生命的尊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不僅僅是食物鏈的轉變,更是人類對自然界深刻敬畏和理解的體現。
(出處:明日科學)
首先,深層海水是什麼?這是來自海洋深處的水,不僅超級乾淨,而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種水在全球就像尋寶一樣難找,只有幾個地方有,比如夏威夷、日本、台灣東岸和南韓。台灣的地理條件特別棒,只要走個3到5公里,就能找到1000公尺深的深層海水!
科學家們發現,當海洋生物(如鱘龍魚)在這種深層海水中生長時,牠們會變得更加健康和美味。為何會這樣呢?首先,那是因為「逆透壓」的特性,魚體在鹽度生理效果加乘下,有效提升魚體的肉質與風味,魚的肉質會變得更彈更有味;而貝類則能吸收更多的氨基酸,口感也更好。
那這深層海水怎麼來的呢?它其實是由格陵島海域和南極海域的海水因溫度和鹽度變化,密度增加後沉到深處形成的。而台灣東部的獨特地形讓我們能夠輕易取得這珍貴的水資源。
科學家精準調控鹽度 產生特殊「甜味」胺基酸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海水的鹹度。你可能不知道,但海洋的鹹度大約是3.5%。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但對海洋生物來說,它就像是生命的搖籃,決定著他們能生活在哪裡。科學家們就利用這一點,像調節音樂的音量一樣,精確地調節水的鹹度,讓魚類能夠在不同的水環境中自由遨遊。
再來看看那些貝類。這些小小的海洋居民可了不起,它們能夠過濾掉海水中的雜質,就像是一台小小的水質凈化器。一些貝類每天能過濾掉好幾十升的水!在淨化過程中,科學家就像是在給這些貝類安排一場特別的「過濾訓練班」,讓牠們能夠在人工環境中發揮它們的超能力。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生蠔在深層海水環境下生長,會產生三種特定的甜味氨基酸來適應這種環境。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馴化海洋生物需要時間,有的可能幾周就能適應,有的則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這就像是讓海洋生物慢慢習慣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需要耐心和時間的投入。
這項創新技術不僅提升了海洋生物的品質,還使得原本不適合做生魚片的品種,在經過深層海水循環後成為高品質的食材。這項發現經過了四到五年的精密研究,並成為台灣的專利技術。如此的應用不僅限於開發礦泉水或化妝品,它還開闢了將這種特殊資源用於海洋生物可食用部分的全新領域。
最後,我們來談談馴化對海鮮品質的影響。透過精細控制飼養環境的各項指標,像是水溫、pH值等等,我們不僅能讓這些海鮮長得更健康,還能提高它的味道和營養價值。想像一下,透過這種精細的調控,原本只能在特定海域生長的魚類,現在可以在全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而我們得以品嘗到前所未有的海鮮美味。
這整個過程,就像是對大自然的一場深刻的學習和致敬。海洋生物的馴化,不僅僅是科學家們的一項成就,它還象徵著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能性。我們學會了更多關於生命的尊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不僅僅是食物鏈的轉變,更是人類對自然界深刻敬畏和理解的體現。
(出處:明日科學)
「光電排擠農業用地? 經濟部盼互相結合」[產業快訊]
「光電可以跟溫室農業結合,讓再生能源與養殖業可以同時發展!」經濟部次長曾文生18日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時,被問到發展光電恐排擠農業與養殖用地時說,政府努力將兩者結合,因此未來增加光電的同時,可減少養殖業退出。台泥綠能董事長呂克甫建議,政府要協助廠商與部落協調更順利。
協助降低開發成本
天下雜誌指出,如果台灣在2030年風光發電目標達標率7成、燃氣發電量8成達標,發電量恐不及我國供電成長,但若是風光5成達標、燃氣發電量完全達標就能符合,各界能否對台灣的供電高枕無憂?
曾文生說,台電新建燃氣機組的速度已經破歷史紀錄,若在天然氣接收站等層面獲得更多支持,2030供電可無虞。
他強調,台灣的發電總量是足夠的,但大台北地區的供電仍相當有挑戰性,因此在興建燃氣機組的同時,也會投資多元綠能選擇。呂克甫說,地熱與海洋深層水的技術難度較高,盼政府能協助尋找更好的地熱胞地點,並協助業者探索地熱的儲氣層,以降低投資風險。
開發同時減緩破壞
呂克甫也建議,再生能源開發時間相當長,起跳至少20年,還要經過環評與部落會議,政府也要協助企業與在地利害關係人加強溝通,甚至引入地方創生。被問到7年內,供電恐還要增加兩倍用地時,曾文生說,其實台灣的屋頂型光電仍比地面型還多,未來會持續加強屋頂型。
至於地面型的部分,曾文生指出,經濟部希望與農業單位合作,包括漁電共生、溫室養殖等方式,讓養殖業也可結合光電,如離岸風電的開發也能兼顧生態發展,他舉例說,已有學者觀測到離岸風電的基樁成為魚類的棲息地,甚至還有白海豚現蹤,希望土地使用與再生能源發展併行,減少民眾疑慮。
盼以複循環機組轉型
與會者在線上的提問則相當關注核能問題,曾文生則說,政府未來會進行更多調查,將資訊公布後,需要符合2個原則:核廢料能夠處理,還有經過民主程序進行決策,才能延續或改變能源政策。
他強調,目前政府透過興建複循環機組,未來燃氣可轉型為製氫或碳捕捉工廠,離岸風電也可併網,現行的能源政策仍是可行的。。
(出處:聯合新聞網)
協助降低開發成本
天下雜誌指出,如果台灣在2030年風光發電目標達標率7成、燃氣發電量8成達標,發電量恐不及我國供電成長,但若是風光5成達標、燃氣發電量完全達標就能符合,各界能否對台灣的供電高枕無憂?
曾文生說,台電新建燃氣機組的速度已經破歷史紀錄,若在天然氣接收站等層面獲得更多支持,2030供電可無虞。
他強調,台灣的發電總量是足夠的,但大台北地區的供電仍相當有挑戰性,因此在興建燃氣機組的同時,也會投資多元綠能選擇。呂克甫說,地熱與海洋深層水的技術難度較高,盼政府能協助尋找更好的地熱胞地點,並協助業者探索地熱的儲氣層,以降低投資風險。
開發同時減緩破壞
呂克甫也建議,再生能源開發時間相當長,起跳至少20年,還要經過環評與部落會議,政府也要協助企業與在地利害關係人加強溝通,甚至引入地方創生。被問到7年內,供電恐還要增加兩倍用地時,曾文生說,其實台灣的屋頂型光電仍比地面型還多,未來會持續加強屋頂型。
至於地面型的部分,曾文生指出,經濟部希望與農業單位合作,包括漁電共生、溫室養殖等方式,讓養殖業也可結合光電,如離岸風電的開發也能兼顧生態發展,他舉例說,已有學者觀測到離岸風電的基樁成為魚類的棲息地,甚至還有白海豚現蹤,希望土地使用與再生能源發展併行,減少民眾疑慮。
盼以複循環機組轉型
與會者在線上的提問則相當關注核能問題,曾文生則說,政府未來會進行更多調查,將資訊公布後,需要符合2個原則:核廢料能夠處理,還有經過民主程序進行決策,才能延續或改變能源政策。
他強調,目前政府透過興建複循環機組,未來燃氣可轉型為製氫或碳捕捉工廠,離岸風電也可併網,現行的能源政策仍是可行的。。
(出處:聯合新聞網)
「探討深層海水對吲哚美辛誘發胃潰瘍大鼠模型抗發炎反應的治療潛力」【深層海水知識物件】
導讀:
胃潰瘍是胃酸與胃壁黏膜間失衡造成破損所導致的消化性潰瘍,常因非類固醇消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和發炎等因素而加劇,並對病友們產生影響。非類固醇消炎藥是指除了類固醇之外,藉由抑制環氧化酵素 (cyclooxygenase, COX) 而產生消炎、止痛作用的消炎藥物,環氧化酵素為生合成調節發炎反應之前列腺素的重要酵素,當身體受到外傷或感染時,會使細胞活化環氧化酵素,進而促使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 AA) 轉變為PGG2、PGE2、PGF2α等前列腺素,引起紅、腫、熱、痛的發炎表現。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 屬於丙烯酸類的強效型非類固醇消炎藥,其透過抑制環氧化酵素活性以減少前列腺素產生,達到消炎解熱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關節性疾病,以及疾病所引起的發炎與陣痛反應,然而強效型的效用往往伴隨著其他的副作用,吲哚美辛被認為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利用吲哚美辛誘發大鼠動物模型產生胃潰瘍,並以深層海水 (deep sea water, DSW) 作為試驗物質,觀察其對於抗發炎與抗潰瘍特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攝取吲哚美辛加高鎂低鈉的深層海水組別,可調控與發炎反應相關的因子,以顯著改善胃黏膜損傷,維持黏蛋白的穩定性並增加胃壁厚度,表示含有豐富鎂離子含量的深層海水具有可有效預防及舒緩吲哚美辛所引起胃潰瘍的潛力。
結論:
胃潰瘍是指胃或十二指腸上具有能夠抵擋胃酸和其他消化液的侵蝕的黏膜保護層,當黏膜受到損傷或保護機制失調時,就會造成潰瘍,這些消化道潰瘍可能是由於胃酸過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原因所引起。然而根據一項針對被診斷為胃潰瘍患者進行的綜合研究發現,其中有 25% 的病例來自於因藥物引起的潰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用於治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大腸直腸癌和阿茲海默症預防等疾病的非類固醇消炎藥是導致潰瘍發生的主要藥物,吲哚美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長期使用吲哚美辛可顯著提升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活性表現,使發炎反應增加和細胞激素失衡,最終導致胃潰瘍發生。
深層海水含有豐富的鈉、鉀、鎂、鈣等礦物質元素及營養鹽類。鎂離子為人體調節許多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之一,當缺乏時易導致發炎。因此,本篇研究旨在利用吲哚美辛誘導的動物模型,探討深層海水能否改善胃潰瘍的症狀。
結果指出,單純餵食吲哚美辛 (IND) 的組別,其表現出嚴重的胃組織損傷和出血性黏膜病變,而餵食深層海水高鎂低鈉 (HMLS) 的組別,其胃壁厚度與控制組 (CON) 相似,且黏蛋白結構與 IND 組比較也相對穩定,顯示透過攝取 HMLS 可保持胃黏膜組織中黏蛋白的穩定性並防止胃壁厚度減少,舒緩組織病理症狀。而從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活性表現來看,IND 組會降低 COX 與 PGE2 的活性,IND組、HMLS 組與 CON 組相比,HMLS 組 的COX-2含量與 CON 組相近且 PGE2 較高。骨髓過氧化酶 (myeloperoxidase, MPO) 為存於是中性白血球中具有強過氧化能力的酵素,當發炎反應發生時,會活化白血球使其釋放出 MPO,因此當 MPO 過度表現時,會使組織潰瘍的程度增加,因此 MPO 活性可作為確認胃組織中發炎細胞浸潤的指標。本篇研究結果指出,與 CON 組相比,IND 組的 MPO活性增加2.07倍,HMLS組的 MPO 活性則是增加1.41倍,顯示 HMLS 組中的高鎂離子可抑制由吲哚美辛所引發的 MPO 活性表現。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證實深層海水可有效舒緩因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所造成的胃潰瘍症況,其中又以含有高鎂離子的組別表現最為突出,顯示鎂離子的存在具有卓越的效果。這進一步證實了透過鎂離子的作用,可以抑制吲哚美辛引起的發炎現象,同時增強PGE的產生,進而提供胃腸道保護的效果。深層海水作為一種綠色資源和新興的天然素材,是具有潛力成為功能性保健原料的理想選擇。其所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質不僅在實驗中顯示出對抗胃潰瘍的有效性,同時也為未來開發更多功能性保健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資訊提供:石資中心 馬珮瑜
DOI:https://doi.org/10.3390/ijms242417430
胃潰瘍是胃酸與胃壁黏膜間失衡造成破損所導致的消化性潰瘍,常因非類固醇消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和發炎等因素而加劇,並對病友們產生影響。非類固醇消炎藥是指除了類固醇之外,藉由抑制環氧化酵素 (cyclooxygenase, COX) 而產生消炎、止痛作用的消炎藥物,環氧化酵素為生合成調節發炎反應之前列腺素的重要酵素,當身體受到外傷或感染時,會使細胞活化環氧化酵素,進而促使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 AA) 轉變為PGG2、PGE2、PGF2α等前列腺素,引起紅、腫、熱、痛的發炎表現。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 屬於丙烯酸類的強效型非類固醇消炎藥,其透過抑制環氧化酵素活性以減少前列腺素產生,達到消炎解熱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關節性疾病,以及疾病所引起的發炎與陣痛反應,然而強效型的效用往往伴隨著其他的副作用,吲哚美辛被認為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利用吲哚美辛誘發大鼠動物模型產生胃潰瘍,並以深層海水 (deep sea water, DSW) 作為試驗物質,觀察其對於抗發炎與抗潰瘍特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攝取吲哚美辛加高鎂低鈉的深層海水組別,可調控與發炎反應相關的因子,以顯著改善胃黏膜損傷,維持黏蛋白的穩定性並增加胃壁厚度,表示含有豐富鎂離子含量的深層海水具有可有效預防及舒緩吲哚美辛所引起胃潰瘍的潛力。
結論:
胃潰瘍是指胃或十二指腸上具有能夠抵擋胃酸和其他消化液的侵蝕的黏膜保護層,當黏膜受到損傷或保護機制失調時,就會造成潰瘍,這些消化道潰瘍可能是由於胃酸過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原因所引起。然而根據一項針對被診斷為胃潰瘍患者進行的綜合研究發現,其中有 25% 的病例來自於因藥物引起的潰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用於治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大腸直腸癌和阿茲海默症預防等疾病的非類固醇消炎藥是導致潰瘍發生的主要藥物,吲哚美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長期使用吲哚美辛可顯著提升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活性表現,使發炎反應增加和細胞激素失衡,最終導致胃潰瘍發生。
深層海水含有豐富的鈉、鉀、鎂、鈣等礦物質元素及營養鹽類。鎂離子為人體調節許多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之一,當缺乏時易導致發炎。因此,本篇研究旨在利用吲哚美辛誘導的動物模型,探討深層海水能否改善胃潰瘍的症狀。
結果指出,單純餵食吲哚美辛 (IND) 的組別,其表現出嚴重的胃組織損傷和出血性黏膜病變,而餵食深層海水高鎂低鈉 (HMLS) 的組別,其胃壁厚度與控制組 (CON) 相似,且黏蛋白結構與 IND 組比較也相對穩定,顯示透過攝取 HMLS 可保持胃黏膜組織中黏蛋白的穩定性並防止胃壁厚度減少,舒緩組織病理症狀。而從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活性表現來看,IND 組會降低 COX 與 PGE2 的活性,IND組、HMLS 組與 CON 組相比,HMLS 組 的COX-2含量與 CON 組相近且 PGE2 較高。骨髓過氧化酶 (myeloperoxidase, MPO) 為存於是中性白血球中具有強過氧化能力的酵素,當發炎反應發生時,會活化白血球使其釋放出 MPO,因此當 MPO 過度表現時,會使組織潰瘍的程度增加,因此 MPO 活性可作為確認胃組織中發炎細胞浸潤的指標。本篇研究結果指出,與 CON 組相比,IND 組的 MPO活性增加2.07倍,HMLS組的 MPO 活性則是增加1.41倍,顯示 HMLS 組中的高鎂離子可抑制由吲哚美辛所引發的 MPO 活性表現。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證實深層海水可有效舒緩因非類固醇消炎藥藥物所造成的胃潰瘍症況,其中又以含有高鎂離子的組別表現最為突出,顯示鎂離子的存在具有卓越的效果。這進一步證實了透過鎂離子的作用,可以抑制吲哚美辛引起的發炎現象,同時增強PGE的產生,進而提供胃腸道保護的效果。深層海水作為一種綠色資源和新興的天然素材,是具有潛力成為功能性保健原料的理想選擇。其所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質不僅在實驗中顯示出對抗胃潰瘍的有效性,同時也為未來開發更多功能性保健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資訊提供:石資中心 馬珮瑜
DOI:https://doi.org/10.3390/ijms242417430
執行單位: 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電話:089-511071 傳真:089-514267 地址:96343台東縣太麻里鄉美和村2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