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電子報

電子報 Banner

第222期 深層海水產業快訊

發佈日期:2020-09-21

2020-09-04 東縣推動「台東藍」認證標章 規劃深層海水產業園區

        台東縣政府為提前因應深層海水的取水重建工程,推動一連串「台東藍」認證的品牌推廣及補助計畫,今舉辦「深層海水產業聯盟推動會議」,邀集中央至地方產官學研各界代表,參訪深層海水的取水管道,商討未來產業園區規劃與策略,台東縣長饒慶鈴盼能建立「台東藍 TTBlue」的認證品牌形象,讓更多的產業界和民眾認識藍金產業的多元潛力。

        經濟部預計在2002年完工的深層海水抽取重建工程,台東縣政府提前因應,邀集產官學研代表先行參訪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了解取水管施工進度,再召開產業聯盟會議商討未來願景,以及公私部門合作模式與資源分配的政策問題,包括土地使用、引資招商、行銷宣傳、財務規劃等具體政策,做為未來政策參考。另在場也提供元揚企業的深層海水瓶裝水與佳興食品廠的深層海水洛神花蜜餞等打樣產品,供其他業者做為開發參考。

        饒慶鈴表示,台東縣推動深層海水產業有16年,經過多重波折,所幸海洋委員會等中央相關單位在經費、技術及行政工作給予協助與支援,讓這項產業重新展現生機,透過建立「台東藍」的深層海水認證的品牌形象,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藍金產業的多元潛力。

        台灣東部擁有離岸不遠即可抽取深層海水的地利之便,經濟部重建工程預計2022年後完工,預將帶動地方經濟形成「深層海水藍金產業」吸引資金回流與增加青年就業率。台東縣政府超前佈署推動相關「台東藍」品牌認證、建立、行銷等一系列前期推廣工作,期盼未來取水成功後能無縫接軌,發揮深層海水的健康與商業潛力的雙贏價值。(出處:自由時報)

2020-09-06 城鄉協力 創富光隆

        光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民國107年7月開始,執行「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轉型輔導計畫(SBTR) 平台經營型(C類)」。將於9月6日上午九點三十分在光隆園區臺九線旁轉運站(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加灣1-2號)舉辦「北花蓮轉運站啟動暨北花蓮城鄉價值整合平台成果發表會」,以「共想·共享」為主軸,透過進駐廠商間的「共想」創生出多元豐富產品樣態,分享給國內外遊客。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返鄉。共同呈現北花蓮(新城鄉、秀林鄉、花蓮市、吉安鄉)在地元素與應用生活的豐富內涵。

        走過70~80年代快速成長的石材工業,與90年代令中外遊客驚嘆的石藝精品觀光產業,進入21世紀的光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思索如何在既有石材業的基礎上,從兼具產業特色與育樂文創的光隆博物館,藍金產業的海洋深層水,結合區域內「太魯閣國家公園」與「七星潭風景區」的大山大海旅遊資源;運用園區臨近臺九線與臺十一線的特殊場域優勢腹地,進行計劃案中的城鄉價值串連與整合

        以自身產業創新,運用產業熟悉資材,凝聚北花蓮城鄉物產創新價值,共創創富的在地元素。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轉型輔導計畫(SBTR)下,連結北花蓮(新城鄉、秀林鄉、花蓮市、吉安鄉)為主體的在地廠家,透過光隆企業既有空間重整,除提供廠家進駐與協同開發新通路外,以教育訓練、文旅規劃創造屬於北花蓮不同議題的生活圈架構,增加在地青年創(就)業機會,產生北花蓮城鄉新價值。

        本次計畫主持人光隆企業總經理曾俞翔表示:從而透過園區(石資源到水資源,臺九線道臺十一線的創新跨界思維),串連光隆產業園區、在地社區、七星潭景區,三區一體,結合而成為大七星潭灣區有機結合與區域共同行銷的區域共好目標。

        第一階段,以內部創新為戰略目標。透過整體識別建立、進駐場域的規劃與既有空間改造優化,以及導覽設備數位化與導覽人員培訓課程。成功輔導北花蓮在地進駐廠家25家,招募寄售廠家75家。並透過駐村交流、行銷培育課程與行銷推廣活動,我們以資材『共想』與平台『共享』為方向,積極發揮光隆企業產業內能量,如:石材應用、藝品開發、文化觀光、農產與深層海水應用等,提供在地產業輔導合作提案的創生機會。本次異業串聯分別與在地具有在地特色的業者,好石在、自然禮讚、花時間生活坊以及PIX皮革師四家生活與手作職人品牌合作,創意運用光隆企業的石材、玉石及深層海水資源,輔導四家業者在材料資源、加工技術、產品研發、銷售通路、品牌定位等目標,並歷經七個月的研發時間,不斷討論測試及實作優化過程中,共想激盪出「來自東台灣的健康寶~不藥而玉」、「藍玉隨寶石~山海觀系列」、「祖靈臺灣黑熊包」、「TAROKO峽谷包」以及「友善環境深層海鹽皂」,不同媒材跨域的創生結晶,未來將持續擴大與在地生活產業、教育推廣等學術單位、及技術研究機構緊密連結,希望透過『共想』創生出更多的『共享』。

        第二階段,以外部串連為展略目標。透過智慧商圈平台建構與北花蓮遊程整合,以北花蓮光隆生活圈概念,將進駐廠家的產品透過「在地生產」、「生態遊程」、「生活應用」串連而成的「北花蓮城鄉價值整合平台」,展現出豐沛的在地元素與能量。以三生(生活、生產、生態)循環經濟的在地創生經驗,讓更多在地民眾與國內外遊客了解與實質參與光隆企業與在地進駐廠家所共同激發出的多元面貌。

        期許「北花蓮城鄉價值整合平台」,實現團體旅遊與國際客人旅遊一個「質」與「量」完美平衡的在地特色商業模式。雖然,目前沒有國外的團體。但,近期的國旅遊輪跳島行程。將來若能團體旅遊分眾分流、特色化,實現「量」與「質」共好的新一代在地特色工藝銷售據點。相信能在本計畫所建構的堅實基礎上,型塑北花蓮風貌為「地方生活記憶在新一代傳承中的創生延續」。並希望能達成曾信雄董事長在五十週年慶中,光隆成為百年企業的歷史宏願。(出處:工商時報)

2020-09-07 因應深層海水重建工程 東縣召開產業聯盟會議規劃藍圖

        經濟部深層海水抽取重建工程預計在111年完工,臺東縣府為提前因應,推動一連串「臺東藍」認證的品牌推廣及補助計畫,並在日前舉辦「深層海水產業聯盟推動會議」邀集從中央至地方產官學研各界代表,參訪深層海水取水管道,共同商討未來深層海水的產業園區規劃與策略。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縣推動深層海水產業有16年,經過許多的波折,感謝海洋委員會等中央相關單位在經費、技術及行政工作的協助與支援,讓這項產業重新展現生機,透過建立「臺東藍」深層海水認證的品牌形象,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藍金產業的多元潛力。

        產業聯盟邀集包括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經濟部水利署及工業局、農業發展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並邀集學術與研發相關單位,包括臺東大學(東部生物經濟中心)、臺灣海洋大學(產學營運總中心)、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等單位,全力配合深層海水相關政策。

        會議前首先參訪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了解取水管施工進度,接著在東大知本校區進行會議,由產官學研各方專家提出對深層海水產業的未來願景、公私部門合作模式與資源分配的政策問題,包括土地使用、引資招商、行銷宣傳、財務規劃等具體政策,政府代表也將地方建議帶回,做為未來政策參考。

        縣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表示,臺灣東部離岸不遠即可抽取深層海水,此次經濟部的重建工程預計於111年後完工,應將帶動地方經濟形成「深層海水藍金產業」,吸引資金回流與增加青年就業率,縣府超前佈署,推動「臺東藍」品牌認證、建立、行銷等一系列前期推廣工作,以待未來能無縫接軌,發揮深層海水健康與商業潛力的雙贏價值。(出處:YAHOO新聞)

2020-09-08 鬼頭刀產季 台東縣漁業署大力行銷

        台東經濟魚種「鬼頭刀」進入產季,受疫情影響,國內市場採購需求降低,加上外銷運費漲價,衝擊漁民生計,成功鎮新港區漁會加大推廣力道,漁業署長張致盛、縣長饒慶鈴鼓勵大家多享用新鮮健康的鬼頭刀。

        張致盛說,台灣鬼頭刀有9成銷往歐美國家,屬高經濟魚種,又以台東成功鎮捕捉的鬼頭刀最受歡迎,因為台東海域汙染少,有深層海水滋養,肉質新鮮健康,現在正值產季,價格親民

         近3年,台東鬼頭刀年平均捕獲量約1900公噸,年產值將近1億7000萬元,縣府及漁會鼓勵漁民加入FIP(漁業改進計畫)、建立漁產追溯系統,銷售歐美的台東鬼頭刀每公斤有140元高行情,今年受疫情影響,餐廳採購意願下降,加上外銷運費翻漲,目前鬼頭刀每公斤90至100元。

        漁會協助產銷,邀請喜來登桂田主廚江坤松設計當季鬼頭刀菜單料理,有鹽烤鬼頭刀、鬼頭刀漢堡排、鬼頭刀壽司、鬼頭刀瑞士捲及煎魚排等,色香味俱全。

        饒慶鈴表示,成功鎮漁民採用延繩釣捕捉鬼頭刀,環保又能維護生態,冰鮮保存 ,未使用冰凍設備,保持魚肉新鮮度,深受老饕青睞。(出處:聯合新聞網)

2020-09-15 向海致敬親海先知海 友善親海文化刻不容緩

        國內因新冠肺炎疫情解封而出現報復性旅遊消費,加上適逢暑假期間爆炸性人潮湧現全臺各地海岸地區,各類親水休閒活動固然帶來觀光收益,但相對卻也帶來了難以負荷的環境汙染與生態壓力。這同時也突顯出認識海洋及建立友善親海文化,實刻不容緩。鑑於此,國家海洋研究院(簡稱國海院)9月份將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4場「海洋文化與藍色經濟」系列講座,從各面向議題引導思考「珍惜海洋資產」與「建立永續親海文化」的重要性。

        今(109)年7、8月暑假期間,進入台灣後疫情解封時期,各地親海旅遊路線爆發前所未見的人潮,也出現許多環境生態外部性影響。主要例如垃圾爆量棄置於海灘與海岸沿途公路,進而對海洋生態造成汙染與破壞,海灘、潮間帶宛如戲水池。建立永續及友善親海文化是導正不當旅遊行為的關鍵,也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國海院院長邱永芳指出,現今永續海洋觀光與友善親海文化發展已被普遍認為是永續藍色經濟重要的一環,「向海致敬」亦是行政院刻正推動的重大海洋政策。因此如何引導民眾明瞭海洋文化、生態與永續藍色經濟的重要意義,並共同思考永續發展的方法,實有其必要性。國海院規劃9月份於高市圖總館舉辦4場「海洋文化與藍色經濟」系列講座,從各面向議題呼籲「守護海洋資源」重要性。希望促進民眾瞭解觀光背後深層的生態與文化意涵,以達成「知海」(知道海洋)、「近海」(親近海洋)及「進海」(進入海洋)之理念,確保海洋永續發展之目標。也擬藉由深層海水產業國際發展的介紹,以推廣藍色經濟多面向的知識。

 國海院4場系列講座 引導民眾更深層了解海洋文化

        在前述的背景之下,國海院規劃了「海洋文化與藍色經濟」4場系列講座。首場已於9月13日上午登場,由曾榮獲福特環保獎首獎的紀錄片導演羅力主講「慢游珊瑚礁~台灣海洋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藉由影片畫面來表達珊瑚礁生態豐富性,致力海洋環境教育推廣20多年的羅力強調,唯有不斷對話才能讓各方都願意妥協讓利,這條路要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3小時精彩的講座內容帶動聽眾認識台灣近海環境,也引導民眾更深層地去了解海洋文化與藍色經濟的共存共榮。

        後續三場則即將於9月19及27日在高市圖總館登場,分別邀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前執行長張卉君主講「像極了愛情的太平洋尋鯨記」;旅遊記者黃佳琳主講「守護海洋文化與觀光難題--報復性旅遊,報復了誰?」;前台東大學校長、淡江大學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金源主講「深海藍金:海洋深層水的產業發展」。

        4場講座主講人從海洋保育、環境教育、生態旅遊、海洋科技等各角度來探討藍色經濟永續發展。擁有導演/記者/潛水教練/軍人/大學講師/博士生等斜槓身分的羅力,因採訪透過鏡頭觸動而深入海洋世界,每段經歷獲獎豐富。張卉君從學生時期以「洪亮」筆名獲得多項文學獎,累積美濃愛鄉協進會生態聚落文化研究員及莫拉克災後獨立報導人經歷,從群山環繞的家鄉走向大海、從文青少女變成海上鯨豚解說員。《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作者黃佳琳,記者工作超過10年,長期關注生態旅遊、潛水觀光、海洋保育等議題。淡江大學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金源是位海洋通,在陸地能源開發侷限下,致力於海底下未來能源之水資源利用的研究,並期待結合台東發展海洋深層水之絕佳條件,以帶動東部區域發展。(出處:風傳媒)

從伊豆赤澤的深層海水中分離出的產生抗癌物質的放線菌的性質(深層海水知識物件)

1.導讀:

       本研究針對伊豆赤澤深層海水來源之放線菌分離菌株進行研究。菌株分離方式如下:利用袋狀過濾器(孔徑:約0.5um)來過濾伊豆赤澤的深層海水(2015年10月30日和12月28日),利用無菌操作去除過濾器底部。它被切成3厘米的圖紙,以經滅菌的DSW適當稀釋後,塗抹0.1ml的稀釋溶液於放線菌分離常用ISP-No.4培養基和HV瓊脂培養基上,4℃下靜置培養4週。用肉眼從培養後產生的菌落中確定為放線菌的菌落用作分離物。

        接下來,通過將這些菌株的培養液離心分離而獲得的上清液,透過添加B16小鼠黑素瘤細胞來檢查對癌細胞的毒性,並且通過添加人皮膚來源的成纖維細胞來檢查正常細胞。通過MTT還原法4從細胞活力確定細胞毒性程度。作為該測試的結果,通過16S rRNA基因分析鑑定了顯示出對癌細胞具有特異性毒性的菌株,並獲得了該菌株的相關菌株的標準菌株(均來自陸地),用於生理學和生物化學之特性比較。結果顯示從伊豆赤澤DSW獲得131種放線菌。檢查所有這些菌株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毒性的結果,獲得了7種有希望的菌株。在本研究中,選擇顯示出穩定抗癌活性的AKA32菌株,並進行了後續實驗。分析16S rRNA序列結果顯示,AKA32與Nonomuraea indica、Nonomuraea aciatica和Nonomuraea muscovyensis 等標準菌株最接近,但研究發現AKA32菌株及其標準菌株的生理和生化特性相似,但標準菌株不具抗癌活性和抗菌活性,同時AKA32菌株對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性與標準菌株相比存在差異,被認為可能是新穎性放線菌。

2.想法與感想:

        海洋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及其生理代謝特異特性,極具開發價值,除應用於工業、食品、化妝品等用途之海洋微生物酵素外,許多天然活性物質更由此挖掘而被應用於新藥開發上。深層海水的微生物具有低溫、高水壓、低有機物濃度等適應特性,獨特環境可能導致微生物發展出獨特待謝系統以及新的生理活性物質。日本政府從1992年起選定一連串海洋微生物進行酵素及活性物質之開發研究,在此之前,日本早已投入相關研究多年。世界其他各國如加拿大、西班牙、芬蘭及俄國等皆已陸續投入相關研究。國內海洋生技產業也整合各界想法與技術能量,充分探索開發海洋資源,提升產業價值,相信海洋生技將成為我國另一亮眼產業。

 參考文獻: 日本海洋深層水利用學會 會刊 第20巻第1号(2019)

http://www.dowas.net/paper/20-1.html

(資料提供-石資中心 陳盈貝)
執行單位: 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電話:089-511071 傳真:089-514267 地址:96343台東縣太麻里鄉美和村2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