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知識型水利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2/2) : 深層海水環境水質基本調查

發佈日期:2016-10-12

標題
知識型水利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2/2) : 深層海水環境水質基本調查
作者
經濟部水利署
文件屬性
圖書出版
知識分類
基礎研究
出版年
2006
出版社
經濟部水利署
點閱數
2704

摘要

鑒於水利事業目前多屬公共建設,開發建設及經營人才多集中於政府部門,經濟部水利署爰以健全水利產業發展環境、扶植育成產業技術與經營人才為第一階段政策,配合行政院「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定訂推動「輔導知識型水利產業發展方案」4年計畫(91-94年),辦理水利產業知識化育成中心之設置、建立專業知識技術資料庫與e化交流平台、輔導育成民間廠商取得水利產業技術專利及人才。在行政院所核定之「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及產業發展政策綱領」中所提之執行方案內容主要為設立深層海水園區及推動深層海水特性基礎研究及產業技術研發,並積極辦理深層海水資源開發與利用之基礎研發。另外,在「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及產業發展實施計畫」中所提之計畫目標主要希望能夠善用台灣東部優越深層海水資源,均衡區域開發,並提供優良投資環境,促進產業生根。本計畫為兩年度計畫(94~95年),主要針對未來台灣東部宜蘭、花蓮、及台東等縣可行之深層海水開發場址,進行海域地形及水質等基本環境調查工作,工作內容規劃包括針對南澳、和平、石梯坪、奇萊鼻、知本、及金崙等進行深層海水水質及可行廠址之海域地形調查。94年度深層海水水質水質調查分析項目包含水溫、鹽度、氫離子濃度指數(pH)、溶氧量、懸浮固體、葉綠素a、大腸桿菌群、重金屬(鉻、鎘、銅、錳、鋅、汞)、營養鹽(矽酸鹽、亞硝酸鹽、氨氮、磷酸鹽、硝酸鹽)、戴奧辛及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等項目;95年度除了上述的分析項目之外,另增加了總生菌數及人體所需微量元素碘、錫、鉬、鈷、釩等。海域地形則以單音束測深系統,自水深20公尺處至水深750公尺處,進行海底斷面測量,測量寬度為斷面線左右各300公尺,並間隔100公尺寬測量1次。本計畫乃加強沿岸地形水深及深層海水水質之基本研究調查,因為此兩項目關係著施工之難易、海域汲水之安全、及未來深層海水之用途等,本計畫之工作成果效益包括: 1.完成台灣東部六處可行候選廠址之沿岸地形水深調查,繪製相關之平面及縱面地形圖,以評估可能鋪設管線之長度,並作為未來海底取水管線設計之基礎。 2.分析可行候選廠址海域斷面海水水質,並分析各候選廠址間可汲取之深層海水水質變化情形,以瞭解深層海水之應用方向。 3.綜合地形水深及深層海水水質之基本研究調查,可使後續之取水工程規劃、施工估價、及用水分析等更為精準。本計畫調查結果顯示,六處測站中以和平廠址最為陡峭,離海岸僅1.7Km即可達水深750m,南澳廠址則最遠,水深750m離海6.5Km。海域水質部份,調查顯示知本區域海域水質有規定標準者皆能符合甲類海域水質標準。此外,深層海水之水質如預期呈現出理論上具備低溫潔淨、以及富含營養鹽等之特性。溫度部份,以第一次(94年8月26~27日)知本測點和第二次(95年8月15~16日)的金崙測點有最大的溫差,其最低與最高的溫度差異分別可達20.4與20.2℃。營養鹽的部份,各測點超過200m水深的測點中,可測得較高濃度的營養鹽,除第一次採樣時的奇萊鼻與和平測點的600m下層磷酸鹽濃度未超過甲類海域水質標準外,其他各測點在兩次的分析中,500m、600m及750m的下層海水磷酸鹽濃度均高於甲類海域水質標準。人體內代謝所需之微量元素鐵、鋅、銅、錳、硒、鉻、鎳等,所有點位兩次調查結果均未發現有較高之情形。而於今年度所增加的碘、錫、鉬、鈷、釩等五項,在第一次分析時,所有的測點皆偵測不到鈷的濃度,第二次分析時,除和平測點之外,所有測點鈷的濃度皆相同(0.0011 mg/L),另外的四種元素在兩次的檢測結果均發現差異不大。重金屬部份,其濃度在表、底層並無顯著的差異。一些毒性較強的含氯有機物及農藥,其濃度在本計劃中皆小於偵測極限值。

相關連結